山东海旺达供应链管理集团

海旺达供应链管理集团

Haiwangd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山东地炼产能持续削减 未来国内炼油格局中心将被重塑

烟台裕龙岛作为列入国家规划的重点推动项目,是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战略项目,以及炼化行业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整优化石化产业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推进绿色能源、高端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项目,最终将烟台裕龙岛打造成世界级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据卓创资讯获悉,目前该项目正加快推进,该项目于2020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一期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300万吨乙烯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3年,计划2023年投产运营。

产能整合转移按计划实施 明年仍有三家炼油产能退出

随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逐渐推进,山东地炼产能整合转移也按计划稳步实施,投资方共同出资的2000亿元也将主要用于购买地炼产能指标,此前2018年在关于《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力争到2022年底,将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和炼油能力在300万吨及以下的地炼企业炼油产能进行整合转移,到2025年将500万吨及以下地炼企业以及未达到炼化一体化的炼油产能分批次进行整合转移,按照产业规划将山东地炼炼油产能进一步压减到9000万吨左右,同时将大力发展高端化工以及化工新材料,通过有效的退出和整合产能倒逼炼油逐渐转型到化工和新材料方向。

山东地炼炼油产能整合转移名单    

微信图片_20211209170613.jpg

如上表所示截至到2021年,山东地炼已经累计拆除炼油产能2010万吨,涉及七家地炼企业,预计2022年仍有三家地炼企业将拆除常减压以及相关装置,累计待拆除产能在740万吨,届时到2022年底全省将完成累计2750万吨炼油产能的整合以及转移工作。通过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同时配合产能整合转移,将进一步提升山东地炼行业集中度,规模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地炼企业的平均产能规模由目前300万吨提高至600万吨以上,将增强未来地炼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高端化工、绿化化工以及化工新材料基地,山东的高端石化项目将逐渐向鲁北地区转移。

成品油行业税务稽查成常态  推动炼油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

今年山东成品油企业进入常态化的税务监管时期,此次税务稽查与以往不同的是稽查力度相比以往堪称史上最严,且由税务总局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分批进驻炼厂,对成品油行业税收开展集中联合整治行动,在稽查力度以及稽查手段方面变化较大,炼厂自查自纠阶段逐步过度到多部分联合深度调研,对传统炼厂的生产经营带来的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其他部分省市也相应开展成品油市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这不仅是在税务领域展开,在成品油终端零售经营资格、成品油质量以及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活动方面展开集中联合整治行动。通过常态化以及多方位全面联合监察,成品油行业营商环境将得到优化。未来在削减地炼原油进口配额并加强税务审查后,考虑到原料限制以及税务成本压力,双重压力将成为削减或是淘汰小型炼油产能规模的重要因素,也将倒逼小炼厂退出炼油产能或是转型升级以及结构调整。

未来国内炼油格局呈现“南增北减”模式  供需格局有望重塑

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2020年山东省地炼炼油能力在17850万吨,截至到2021年底山东地炼炼油能力下降至17670万吨,2022年预计山东整体炼油能力继续削减,按照方案要求到2025年500万吨以下且未形成炼化一体化的装置仍有被整合淘汰的可能。未来全国炼油能力将控制在10亿吨左右规模,但2025年之前南方仍有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集中投产,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但双碳背景下化解产能过剩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五年随着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后,国内累计有9800万吨/年的确定新增炼油一次产能投产,待定新增产能达到1.61亿吨/年,到2025年国内炼油能力将接近11亿吨,因此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和淘汰小规模和落后产能将同时进行,按照整合转型以及淘汰退出齐步走战略方针,山东地炼将成为产能整合淘汰的中心,避免未来全国炼化一体化装置集中投产导致产能爆发式增长。随着南方炼油能力增长以及山东和东北地炼整体炼油能力下降,国内炼油格局中心将重塑,炼油中心仍逐渐向南方炼化一体化企业聚集。